高树榕: 载入 “史册” 的翻译家

期次:第574期       查看:346




  高树榕先生是我校文学院退休教师,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家协会会员。尽管已八十四岁高龄,但眼前的这位老人却依旧神采奕奕,和蔼可亲,迎我们走进家中。在不太宽敞的客厅里摆放了两张桌子,靠墙的书桌上书本堆得半米高,地上整齐堆放的报纸挤着书桌,占据了客厅的一角。老教授从书柜里拿出几本自己珍藏的译著,书角有很多褶皱和标记,已经掉了大半,给手上指纹早已磨平的高老师翻页带来很大麻烦。老先生翻开其中一本 《四朝代》,回忆起自己的三十八年的教学和学术生涯。
    东方语言的“特使”
    高老师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的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是一名中学教师在读书才可以改变命运的时代洪流里,他对知识无限渴求,在中学时代他就有了雄心壮志,一是有朝一日成为文学家,二是考上北大,然后,再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年少时就表现出较高的文学天赋,受到初中语文老师的影响,高老师开始爱好文学,见了文学书,往往开夜车一口气把它读完。读多了,便想自己动手写写,于是与6位同学一起创办了“七星文学壁报社”,表达他们对文学的热爱。皇天不负有心人,1953年夏天,高老师接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少年时代亲眼目睹日本对中国残暴的侵略,原本希望“师夷长技”精学日语后报效祖国,但在东语系系主任季羡林等老师“争做国际和平斗士”的建议下,高老师改选泰语专业,成为北大东方语言文学系泰语专业首批正式招收的五名学生之一。在学习泰语之余,高老师对语言文学产生很大兴趣,利用北大这个平台,他饱览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为后来的文学教学和翻译创作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选择了泰语这条路,泰文逐渐成为高老师生活里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学期间,他孜孜不倦地研习泰国语言文化。外交离不开翻译和文化传播,高老师实现了当初的承诺,在中泰两国的文化交流史上搭起了一座桥梁。1978年,收到他的大学同学云昌侬、龚云宝教授的邀请,前往广州外语学院,参加新中国第一部 《泰汉词典》 的编辑工作。从1957年毕业,已经20年没有接触泰语的高老师利用一切可用的时间努力复习泰文。这时他认识了广西民族学院的房英老师,她鼓励高老师搞文学翻译。于是高老师在贤妻的支持下,利用教学空闲和寒暑假与房英合译著名政治家、曾担任过泰国总理克立?巴英所著的长篇历史小说 《四朝代》 (上下册)。该书于1985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1995 年再版。这部反映泰国上层社会真实生动、绚丽多彩的巨幅历史画卷铺现在国人面前,成为中泰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座丰碑。作品先后荣获安徽省1978至1985年度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芜湖市1985至1989年度文艺创作优秀奖等。
  在繁重的教学之余,高老师翻译泰国文学作品的工作一直继续,先后出版的有获得1995年亚洲最佳文学奖的 《曼谷生死缘》(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泰国民间故事——槟榔花女》 和 《克隆人》(均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等,为了译好文学作品,高老师经历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2002年,在翻译 《克隆人》 这本书时,每每译到精彩之处他便难以自拔、彻夜工作,积劳成疾,曾在八个月内因冠心病复发而两度住进医院。《中国东方翻译史》 这本书曾这样评价他,“高树榕、房英近30年来,克服种种困难,把一部部优秀的泰国文学作品介绍到中国……他们为泰国文学翻译作出了极大的贡献!”由于他翻译的 《四朝代》 影响较大,所以,在 《中泰关系史》 中,对高树榕、房英译的 《四朝代》 作了肯定的评论:“把这一部当今泰国文学界中很有影响的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无疑是两国文化交流史上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此外,在《中国翻译通史》、《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 一书中也都有提及。
    诲人不倦的“红烛”
    对高老师来说,翻译外来作品是一种精神修炼,教师才是他毕生追求的事业。1958年4月,北大毕业的高老师因为适逢国家军事战略指导思想的调整,被下放到安徽芜湖地区干部学校做老师,但他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在哪里都可以干出一番事业。”初登讲台,高老师笑称自己连讲义都不知道如何准备,更不懂如何上好课。为此,他曾去图书馆找寻相关教学资料,请教同行,而且每节课前要花几倍的时间去编写课堂笔记,做到课前胸有成竹。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他的努力和教学受到学校广大师生的充分肯定和好评。也由于此,同年8月,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成立,高老师调往师专,成为第五个加盟的老师。由于学校缺乏现代汉语老师,高老师毅然放弃11月份去南京大学进修的机会,留下来开设现代汉语这门课。这一留就是37年,躬耕讲坛37载,高老师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教授外国文学、当代文学等课程。他以治学严谨、教授有方深受学生欢迎,把最前沿的学科动态熔铸到教案中,把自己的研究心得传授给学生。“我上课从来不带讲义,上课前都会把备课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课堂才会有激情,才能打动学生。”他自豪笃定地说。高老师还注重激发同学们课下的创作热情,他指导创办芜湖师专第一个学生社团、江城高校的第一个文学团体——天门山文学社(现发展成为红叶文学社),并出版诗文集 《天门山麓》。1983年夏,《天门山麓》 以师专唯一的展品亮相安徽省首届大学生科技展览会,受到好评。近四十年的教龄,四十届的桃李芬芳,高老师带出的一批又一批的学子活跃在各条战线上,成为业界翘楚。
    知行合一的“榕树”
    高树榕原名高树荣,在他眼中,“荣华富贵不是我的追求,我更愿意过陶渊明口中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生活。”在领取高中毕业证书填写资料时,“高树榕”三个字开始成为他身份的代名词。从师的四十年里,如同榕树扎根大地,葱郁繁茂,默默奉献,为他人遮荫,高老先生投身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孜孜不倦。
    对于生活和工作的态度,高老师说,“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他回忆,在他读高三那年,大哥在菏泽市文化馆负责有线广播播放,一直是个细心的人,而因为一时的失误,拨错了频道,恰逢中央领导视察工作,在政治极为敏感的年代,一个小失误上升为严肃的政治问题。家庭生活失去保障,年少的高老师只能通过学校资助完成学业。经历此事,面对生活,高老师慎思谨行,对待工作,任何时刻都力求做到完美。在翻译生涯中,虽然遇到很多艰难困苦,他都迎难而上,勤耕细琢,译著受到广泛好评。
    在不断研读众多国内外文学作品中,对高老师影响最深的就是现代翻译家傅雷,傅先生对工作极端认真、为人坦荡刚毅的品质影响着高老先生的做人做事。他还谈到,“工作中不仅需要认真的态度,更需要信仰和抱负,因为目睹了战争带来的摧残,所以我希望学习外语可以促进世界和平,其他任何职业都是,有理想才可能有所成就。”高老先生满是褶皱的脸下是波澜不惊的人生阅历,他用实际行动坚守着当初的选择与信仰。
    人如不苦练,焉能艺精深?高老师一生潜心钻研,三千汉字中最爱“榕树”二字,“历经多少沧桑事,依旧悠擎头顶天”。
                                                                                                            (校记者团 方雅致 朱方雨 周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