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说交友

期次:第572期    作者:叶帮义   查看:68




      《论语》多次提到“朋”“友”,再加上还有一些内容也可以作为交友的参考或者借鉴,这样,书中涉及交友的文字就更多了。概括地说,这些文字论及交友的原则、分寸、目的。
      在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看来,交友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忠信。曾子提出“日三省乎吾身”,其中包括了“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两条(见《学而篇》)。子夏也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学而篇》)这都是交友时要遵循的原则。《公冶长篇》记载孔子与弟子各自言志,子路说:“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这正是曾子为人谋而要忠之意。孔子说自己的“志”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正是子夏等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意思,这说明曾子、子夏等人的交友之道直接受到孔子的影响。
      二是真诚。《公冶长篇》记载了孔子的一番话:“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孔子耻于向朋友“匿怨”,实际上是说要对朋友真诚,不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如果对朋友有不同意见,就应该说出来,而不能隐瞒。子路说:“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乡党篇》:“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也都体现出一种真诚待友的精神。孔子非常讨厌“巧言令色”之佞人,主张“放郑声,远佞人”,正是因为这种人缺少真诚之心,难以成为真正的朋友。在一般人看来,朋友再怎么好,也没有血缘关系,不及兄弟来得亲近,所以朋友在不少人心里的分量不及兄弟,要让他们真正待友不大可能,但《论语?颜渊》里一段话可以改变人们这种片面的认识: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吾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四海之内皆兄弟,是一种交友之道,体现了一种真诚、友爱的精神,一种把朋友视为兄弟的精神。这种精神极大地扩大了朋友的范围,也极大地提升了交友的境界,成为《论语》中让人动容的千古名句。
      三是“不友不如己者”。这句话两次出现在《论语》中,说明孔子对这个原则很重视,但后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如朱光潜《谈交友》:“孔子尝劝人‘无友不知己者’,这话使我很榜徨不安。你不如我,我不和你做朋友,要我和你做朋友,就要你胜似我,这样我才能得益。但是这算盘我会打你也就会打,如果你也这么说,你我之间不就没有做朋友的可能么?”这种不安当然有道理,但似乎有点过虑。孔子一生结交广泛,也包括不如己者,《宪问篇》就有这样的记载:“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原壤是孔子年轻时候就认识的朋友,但为老不尊,孔子生气地“以杖叩其胫”。孔子与他交往多年,但并没有受他的影响。因此,这段话更多地是在提醒那些道德文章还不够的人,不要轻易结交那些不如己者,以免受其不良影响,这对那些涉世未深的人而言,不啻为交友的清醒剂。如果我们再看看《季氏篇》里的一段话,我们就更能理解孔子“不友不如己者”的用意: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我们不能把“损者”直接等同于“不如己者”,但“不如己者”当中的确有很多“损者”。在我们还不能抗拒这些“损者”的诱惑之前,我们还是尽可能多地结交“益者”和超过自己的人。可见,“不友不如己者”作为交友之道,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成立的,特别是在你还未成为君子之前,最好不要结交不如己者,否者就近墨者黑了;只有你自己具备坚毅的力量,不被别人同化,你才可能去感染别人、改造别人。《论语?里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荀子?性恶》:“择良友而友之。”说的都是这个意思,这不能不说是先贤对我们的谆谆告诫,我们千万不要高估自己,以为自己肯定不会被不如己者所影响、所同化。
  孔门重视交友的原则,但也注意交友的分寸。他们强调交友要忠,但也认识到过于忠不行。子贡有一次问交友之道,孔子回答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颜渊篇》)孔子认为对朋友要尽到忠告善道的义务,但如果对方不听,就不要再说了,以免自取其辱。子游也有类似的告诫:“朋友数,斯疏矣。”(《里仁篇》)跟朋友的关系太密切了,反而让双方的关系疏远。再比如,儒家说“无友不知己者”,但子夏指出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要注意大的方面,不要拘泥细枝末节:“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子张篇》)所以我们交友的时候,不能对朋友求全责备(不能要求对方样样超过自己),只要对方“大德不逾闲”即可。当然,再怎么讲分寸,也不能失去底线。《乡党篇》:“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即使是朋友的馈赠,哪怕是车马这样贵重的馈赠,孔子也不拜,因为车马与祭肉不同(祭肉跟祭祀有关,而祭祀乃国家大事)。《宪问篇》:“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德报怨”当然可以作为交友之道,但这样容易变成烂好人,显然不如“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更能坚持原则。这些都是孔子交友坚持原则、不失底线的具体体现。
  孔门之所以这么重视探讨交友的原则、分寸等问题,是因为交友对学习来说太重要了。在孔门看来,学习固然是自己的自觉行为,但有了朋友,可以一起交流切磋,可以互相驳难,可以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这些都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篇》)、“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篇》)、“朋友切切偲偲”(《子路篇》),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在孔门看来,交友的目的不是为了纯粹的学艺,更不是为了拉关系,追求名利,而是为了学习,为了求道(仁、礼),为了成为君子。正因为交友的目的是为了学习,所以 《论语》 中很多交友之道,实际上说的也是求学之道,或者与其相通,如 《卫灵公篇》: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就是说要结交贤人、仁者,这是交友之道,也是学仁之道。
  如 《述而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近乎“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结交贤者、善者,正是儒家“不友不如己者”的精神,体现了儒家谨慎交友、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同时也体现了一种乐于学习、学无常师的态度,即使是“不贤”“不善”之人,也可以成为自己的反面教材,随时警醒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正反结合,既学习别人的优点,又从别人的缺点中看到自 己 的 不 足 并 加 以 改正,这样下去,我们就会不断提升自己,离君子的要求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