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感恩了吗?

期次:第577期       查看:103





  即将过去的十一月,若是进行一次月度关键词盘点,“感恩节”一定是榜上有名。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日,是美国的感恩节,英文名叫Thanksgiving,这是美国人民独创的古老节日。它的起源最初是英国清教徒因不堪英国国内的宗教迫害而逃往美洲,为了感激印第安人的热情帮助而设立的节日。演化至今,如今的感恩节已成为美国人民合家欢乐的节日,旨在感谢生命中遇到的一些人和事。
  今年感恩节当天,以明星为代表的公众人们纷纷在自己社交账户上写下关于想要感恩的人和事,顺便许下自己的小期许;微信公号们也赶在节日当天推出了相应文章;各大新闻网站也都刊登了关于节日的消息和文章。普通民众更是不甘落后,争先恐后的加入这场“感恩大行动”中:发微博、晒朋友圈、发说说,当然,还有可能包括被人戏称为“群发的我不回”的群发短信。这些瞬间成了表达感恩之情的大舞台,一时之间,整个社会似乎掀起了全民感恩浪潮,人们或多或少参与到其中来。
  一些人开始质疑:感恩节不是西方的吗?一个洋节我们中国人跟着瞎掺和什么?若是仔细想想其实这样的质疑并非毫无道理,就像开头提到的一样,感恩节最初是英清教徒为感谢印第安人提供的无私帮助而设立的节日,我们跟着过,难道我们也是为了感谢印第安人吗?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只是真正的值得我们关注思考的问题却并不在此。
  感恩,根据 《现代汉语词典》 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英文表达为“thankgivig”,翻译成中文也是谢谢给予和付出的意思。就这一点可以说,两者在感恩这件事的理解上是大同小异。无论古今,无论种族、肤色、国别,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总是惊人的相似。让每个人都能心怀感恩,用实际行动将正能量不断传递下去,是世上任何一个国家都热切期盼并努力追求的事儿,近些年来就有学者倡议设立“中华感恩节”,以弘扬传统文化。另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各项文化交流事业蓬勃发展,一些西方文化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给人们生活产生了影响。由此看来,感恩节文化的流行也变得不难理解了。
  只是现阶段,我们似乎陷入了一个误区:我们当中很多人只顾着追求节日的表现形式,却将感恩的初衷远远的落在了身后。我们会记得发微博纪念,在朋友圈晒出一大段文字,特意将我们心里认为重要的人圈出来,里面写满了我们感谢的话,可我们却忽略了最重要的是这些我们认为重要的人?当你在外受到挫折考验,家会是你永远的避风港.父母给你最坚强的依靠,他们给了你生命,让你能够在这人世间走一遭,体会活着的美好,接着又用爱浇灌了你的成长,包容着你的一切。面对这样的父母,你有想过应该如何做才能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恩之情吗?朋友作为你生命中同样不可或缺的存在,在你快乐的时候与你共享欢乐时光,当你失意时仍然选择不抛弃不放弃,毫不犹豫的在你身边。他们是仅次于家人的存在,甚至有时候他们也是家人的一部分。面对这样的一群朋友,你又该如何表达感恩之情?当我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当我们不断吸取知识、在智慧的海洋里遨游同时,我们总会遇到那么一两位老师,在学习品德、增长才干的道路上,他们亦师亦友。这个时候,我们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感恩作为一种普世的价值观,是社会的共同追求。不要忘记你生命中的所经历的一切闪耀和美好瞬间,不要忘记一路走来为我们的成长提供过帮助的每一个人,用谦卑的心和坚韧的品性去面对未来,这才是感恩节的意义所在。若仅仅是简单跟风,将庆祝感恩节当做是一种潮流,却最终流于表面形式,这就会违背感恩节的初衷。同样的,若是只有当节日到来的时候,我们才会想到那些一直在身边却恰恰最容易被忽略的存在,尽管他们早已融入了自己的生活,这同样失去感恩的本意。人们总是会很在意生命里那些无关痛痒人的意见,却往往忽略了身边人的忠告,因为潜意识里他们认为他们不会离开,因为相信反而选择肆意挥霍这些珍贵的情感,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感恩本身这个词汇是伟大的。我们应当尽力做到将其在精神上刻印到最大,在生活中将它划分成渺小的碎片,一点一滴融入我们一举一动间,向我们想要感激的人表达我们最真诚的感谢。停留在感恩节那天的感恩,不是我们想要追求的;停留在手机键盘上的感恩,也不是我们所认同的,将感恩融入到每一件具体的小事,每一个生活细节,才是我们应该去努力追寻的。在如今太过喧闹的社会境遇下,我们易于丧失很多原本珍贵的东西。如何守住这些宝贵情感,永远怀揣赤子之心,这才是我们所考虑的。
  人们常说要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对待这样的外来节日,只要是符合我们社会的共同追求,可向社会真正传递出正能量的东西,如何理解它的内在价值、将它为己所用才是引发人们真正思考 的。将 感 恩 落实到细微处,让正能量不断传递下去,不单单是一句口号而已,而是要落实到行为实践中。
  (校记者团 吴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