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温暖的老师

期次:第589期    作者:田超   查看:121


  “做一个温暖的老师”,是全国最美思政课教师、全国师德标兵路丙辉老师的座右铭。27 年来,他以“丙辉漫谈”为平台,养师德、铸师魂,专职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成为安徽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一张名片,也为每一位承担立德树人使命的高校教师树起了学习的标杆。
  发理性之思。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面对为学习而来的学生,作为高校教师,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倾囊相授,是为天职。从教 27 年,路丙辉始终以加强理论教育、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为己任,创新教学科研方法。他不断尝试将理论与生活相结合、将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将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用浅显易懂的话语、妙趣横生的板书、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他用深厚的学识带给学生无尽的滋养,用启发的思维解锁学生无限的潜能。当学生们在他的课堂上畅所欲言、意犹未尽时,他真正做到了让思想政治教育入眼、入脑、入心。
  授成人之道。要成才,先成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这个阶段所树立起来的理念、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将对其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高校教师尤其要肩负起立德树人之重任,让学生有真才实学的同时,更 要 有 优 良 品 行。“丙 辉 漫谈”就 是 这 样 一 个“润 物 细 无声”的育人平台。320 场现场讲座、50 余万字个人笔谈、数千万次 阅 读 量,路 丙 辉 老 师 的“金句”不枯燥却循循善诱、不强势却深入人心。温暖、平等、不求回报,是学生们对路老师最普遍的评价。他就是这样在每一次“文化苦旅”中、在每一次“导师午餐会”上、在每一个与学生交往的场景里,感动并激励着莘莘学子锤炼品德、提升修养,用高尚的情操接力这一份厚德重教的无言大爱。
  怀 爱 子 之 心。春 蚕 到 死 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物质生活高度繁荣的当下,在科研压力大工作节奏快的高等学府,路丙辉仍然能无私并长久地热爱学生,这是弥足珍贵的。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仿佛已成为他的本能。家庭经济困难的,他就慷慨解囊;心理情感有伤痛的,他就给予更多抚慰;有追求想发展的,他就及时引导和鼓励。只要是他发现的需要被帮助的学生,没有一个被放弃。他牢记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常怀仁爱悲悯之心,用言传身教去 印 证“爱 人 者,人 恒 爱 之;敬人 者,人 恒 敬 之”的 朴 素 真 理,永葆至纯至真本色。
  筑信仰之基。信仰,不是因为看见才相信,而是因为相信才看见。正是路丙辉在课堂上回归 生 活、贴 近 实 际、关 照 学 生、有 效 引 领,在 课 堂 外 倾 听、移情、洞 察、解 惑,才 使 得 无 数 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将相信上升到信仰,用信仰指引着行动。习总书记说,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 自 信、制 度 自 信、文 化 自 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 民 族 伟 大 复 兴 的 奋 斗 之 中。只有像路丙辉这样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才能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有 理 想 信 念、有 道 德 情 操、有 扎 实 知 识、有 仁 爱 之 心,“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是教书育人的最低底线,也是文以载道的最高理想。愿我们身边能再多一些路 丙 辉 式 的“温 暖 老 师”,用 这份温暖护航学生博学笃行的成长之路,用这份温暖孕育实现中国梦的青春能量!